明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的成语故事
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zhī mò,ér bù jiàn yú xīn
基本解释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,而看不到一车柴草。比喻只看到小处,看不到大处。
出处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暂未找到成语明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明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厌其烦 | 宋 袁燮《挈斋集》:“贽之先君,不惮其烦,而帝每不能听。” |
离题万里 |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 |
服牛乘马 |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。” |
学贯中西 |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106回:“博了个熟识时务,学贯中西的名气。” |
经文纬武 | 唐 许敬宗《定宗庙乐议》:“虽复圣迹神功,不可得而窥测,经文纬武,敢有寄于名言。” |
轮扁斫轮 |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 |
老马识途 | 先秦 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管仲、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‘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’乃放老马而随之。遂得道。” |
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 | 《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语曰‘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台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际,非一代之智也。’” |
颠沛流离 |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 |
褒善贬恶 | 宋 邵博《闻见后录》第21卷:“惟有三四寸竹管子,向口角头褒善贬恶,使善人贵、恶人贱,善人生、恶人死,须是由我始得。” |